少校及以下军衔的退役,需持此“通行证”
对年轻的军官来说,刚入伍的时候就得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不管是前进还是退后,还是选择留下,这都是人之常情。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真是没啥好说的。
不过,瞅瞅这个小目标,咋整呢?是上尉,还是少校,这可真是因人而异,各有各的想法。
听说网上一则劲爆消息,新军官法打算把少尉、中尉、上尉和少校的最低任职年限给改了,从原来的“2+3+4+5”,变成了“2+2+3+6”。这变动可真是不小啊!
整体来说,从少尉到少校副营、正营的最低任职年限,现在是9年、14年,直接缩短为7年、13年,分别减少了2年和1年,真是让人感慨啊!这调整简直就是一股清风,太给力了!
这缩短的时间乍一看不算太长,真心很难说能立马对年轻军官的成长见效,让人觉得有点儿捉襟见肘。要是想快速提升,还得靠更多的实际锻炼和经验积累。
不过,说到政策制度,方向可是相当明确的。
生长干部学员从军校一毕业,就被授了少尉军衔。这相比以前直接授中尉,多了一级台阶,加上两年少尉的任职时间,一开始就显得有点儿慢热。
把中尉和上尉的最低任职年限缩短一年,对年轻军官的影响可不小,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由于这两个等级的晋升一般不会太受限制,年轻军官能更快地晋升到少校,真是风生水起!
说白了,年轻军官的晋升速度确实快了不少。可我们都习惯了以前的那种速度,加上总爱跟人比比琢磨琢磨,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这种心理多容易被忽略了。
说白了,少校副营的最低任职年限延长了一年。也就是说,军官到了少校之后,晋升的速度就开始放慢了。尤其是在少校升中校副团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这个阶段是军旅生涯中的一大坎。
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想咋的,想进还是想退,想走还是想留下,干到少校就是个基础。
从去年底的转身名额来看,少校以下的机会真是凤毛麟角。
想在里面混得长久的,少校的位置可真就是个开始,根本没到头。可惜的是机会少得可怜,每向前一步都得咬牙坚持,真是折磨人啊。
这也算常见事儿,成功路上人多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咬牙坚持的人可不多,聪明的人早就悄悄换条路去了。
为了解决少校正营晋升副团难的问题,2019年,上级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改革期间作战部队部分营主官岗位配备和培养使用工作的通知》。这份通知里明确了营级主官高配到副团的相关范围和标准。
说实话,当年这条规定就像晴天霹雳一样,解决了不少基层营主官因为编制限制卡在正营位置上,没办法晋升,最后只能另寻出路的困境。
五年过去了,眼下这一红利似乎又面临着下场风波。有消息说,这项政策要结束了,毕竟形势变了嘛,这也是军官晋升规章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自然结果。
这项政策其实并不能根本上解决晋升的问题,因此,少校晋升副团的事儿,还是得进一步探讨。
还是屈指可数。从部队的编制来看,一个旅级单位里,营主官有6-8名,机关里还有一些正营级的军官,但副团的位置就那么几个,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难度可想而知!
这活儿还得靠时间呗。等着升职真是个摧残人身心的过程,谁要是先不耐烦,坐不住这个清冷的板凳,谁就可能先被淘汰,机会就让别人给占了去。
说得没错,运气这玩意儿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些人等到年纪也大了,机会却一直没来,最后只能黯然离开;而有些小伙伴偏偏等到最低的晋升年限一到,运气就来了,立马飞黄腾达,坐上了新职位。
可不是嘛,就算你晋升到了副团,也不一定代表未来一片光明。有些地方的中校副团就真是个终点站,想往上走可没那么简单;而有的单位,中校副团升到上校、正团倒是没啥大问题,可要再往上,那跟登天似的,真是难上加难。
实际上,绝大多数军官在入团后,差不多就是达到了晋升的“天花板”了。
有句话说得好,早来晚来终会来,早走晚走总会走。虽然政策鼓励长期服务,多做贡献,但得坦白讲,大部分人真没办法干到退休那一天。
即使干到上校正团,也不能说就进入“保险箱”了。随着改革一步步深入,2024年起,退役工作的一大亮点就是对“少校”“中校”“上校”实施强制退役的硬性指标,这也是个“风向标”。
有一点是实打实的,那就是早点混个少校。只有混到少校,想要继续干下去,才能快点到“进”和“留”的起步线;而如果想退役,那也是最符合政策上对“退”和“走”的安排,成功的机会最大。
在新军官法的规定下,几时才能当上少校,这确实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以参加干部培训的学员来说,18岁考上军校,22岁顺利毕业进入部队,初始军衔是少尉。等到24岁晋升中尉,26岁当上上尉,29岁就能升为少校副营,这一切都能在保持勇往直前、毫不拖拉的情况下实现。
考虑到军官退役的“6+3”最低要求,干了6年的活,任本衔满3年以上,才能说得过去。也就是,到了29岁顺利升为少校副营后,还得再继续奋斗3年,这样一算,差不多得32岁才能退役。
因为现实和理想之间有了不小的落差,军官在32到35岁能选择退役,那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将来,这事儿会越来越变得常见。
所以,在当上少校之前,别总想着啥时候换岗位。因为随着退役政策的落实,时间就是那样,一分一秒都不会多。
既然这样,和其消沉着不动,或者等着到点,不如认真点,脚踏实地,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积累经验和成长。
瞧啊,改革和调整的时候,难免得遭点罪。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都在这波浪潮里呢。政策的好处也是慢慢释放,一步步来,机会都是大家平等的。
毕竟,变化是常态,人也跟着变。去年还盼着早退的人,今儿可能就想着往上爬;而今年错过机会的人,明年或许又会碰上新机会。
在干到少校之前,别太死板地拘泥于某种可能性,顺其自然、接受所有可能,关键是随时准备好,把握机遇。
说实话,不管是退役还是提升,长待还是短待,怎么选都没啥问题,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对自己负责。毕竟不同的选择会带你走向不同的未来呀。
